close

「我喜歡電影裡流動的符號,尤其是金魚的意象。
憤世忌俗的小女孩芭洛瑪在影片一開頭就透過Hi-8攝影機的自拍,向觀眾昭告自己的死期:
由於看不慣這個世界的虛偽,她準備在6/16生日那天自我了斷,
而「兇器」就是她的母親服了十多年的安眠藥。
芭洛瑪喜歡把現代人比喻成是活在水缸裡頭的金魚,儘管擁有光鮮亮麗的外表,卻沒有自我
(這個隱喻和蜷川實花的《惡女花魁》裡頭的金魚隱喻可說是如出一轍,巧的是二部都是女性導演)。
因此,金魚不但象徵了形而上精神生活的死亡,也和芭洛瑪即將來臨的「真實死亡」遙相呼應。」
﹝引自《刺蝟優雅》:一部敘說著「孤獨」的電影 文:金桔粒﹞
http://app.atmovies.com.tw/eweekly/eweekly.cfm?action=edata&vol=256&eid=v256115
歹戲拖棚不太好看
觀眾早就逐漸散去
老梗的台詞
也許大家都已聽膩
還能順著台詞接出下一句
msn封鎖刪除關機
三個動作簡單俐落
卻走了好久走久
痛哭就留給那一晚
或許隔天
大雨預報的日子裡
會突然出現藍天
代表著
這是30歲對彼此
最正確的決定
於是發現
長長名單上
消失的那一塊
原來
是我把自己也封鎖和刪除了
什麼都不想知道
連現實生活
也沒有任何的可以在意
然後
此刻開始
我會慢慢沉下去
直
到
另一種幸福的開始
全站熱搜